2023-04-18 11:06:10 | 29高考网
2017年度七月20日-8月31日,"杜大恺水墨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开幕式当天,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展览学术主持张晓凌,清华美院党委书记李功强,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詹建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道兴、杜滋龄,以及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领导、艺术界人士、清华美院师生、艺术博物馆高级会员及志愿者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主持。冯远、张晓凌、杨晓阳、李功强、史宗恺先后致辞,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发来贺信,杜大恺先生致答谢词。
杜大恺 梅州行1 123×248cm 2015 水墨
杜大恺,1943年8月8日生于河南叶县,祖籍山东龙口。主要从事中国画、壁画、装饰画的创作、教学与研究。1978年考入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祝大年先生。1980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执行院长。出版有:文集《艺术帚谈录》、《2006-2007杜大恺砚边絮语》;画集《杜大恺水墨作品集》、《2006-2007杜大恺水墨作品》、《2006-2007杜大恺水墨人体》、《2006-2007杜大恺人体速写》、《杜大恺水墨作品2008-2009》、《杜大恺水墨作品2009-2010》、《杜大恺水墨作品2010-2011》等。
杜大恺 雍梁行5 63×93cm 2016 水墨
本次展览展出了杜大恺先生近几年创作的水墨及水彩作品,涵盖风景、人体、静物等多种题材。山水瓦屋、花卉果蔬、林木动物、各色人物等,经艺术家之慧眼与妙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杜家"水墨图像学。杜大恺先生不拘泥于固有的古典图式,直面生活而开拓出一个"入画"的新境界。展出的这些日常的形象记录,既反映了艺术家平淡天真的生活趣味,又彰显了他对大千世界的敏锐观察。
杜大恺 徽州2 63×93cm 2014 水墨 29高考网
画眼睛看见的世界
杜大恺先生的艺术生涯丰富多彩,早年曾从事装饰艺术创作,在陶瓷、金工、纤维、木、漆等各种工艺门类中均有所斩获。略嫌驳杂的艺术起点,反而形成了杜大恺不拘一格、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1990年,年届中年的杜大恺因心性所致,投身于水墨画的探索与实践当中。他秉持"因为平凡,故有恒长"的理念,以平常之心,画平凡之物。他说:"画眼睛看见的世界,不为别的,惟因其真实,没有什么比真实更可宝贵"。杜大恺以赏鉴之眼沉静地观察,将自身融入其中去体验、寻找、发现美,由此以笔、墨、色淋漓尽致地将之表现,化凡俗以非凡,熔平常以新奇。他孜孜以求地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作品在提供审美享受的同时改变了观看世界的方式,具有审美的智性力量。
杜大恺 溪岸水牛图 145×360cm 2014 水墨
为水墨画注入当代活力
杜大恺以趣味见长,其简洁、朴素的画面无不流露出我国传统绘画的精微特质,而且充满现代气息。在此,他以现实为师,以由此汲取的感受力为灵感,将传统绘画的特质转换为自己独特的视觉技艺,这种实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面解构,一面重建:"在古今中西之间徜徉,融具象与抽象为一式,平衡精神隐喻与视觉的机缘……" 在其作品中,抽象形式之美,笔墨效果之趣,物象表现之真,融汇于奇特而和谐的构图之中,各得其所,恰到好处,由此通往平和、自足、完善的境界。他直面生活而不拘泥于林林总总的古典图像,开拓出一个"入画"的新境界。举凡生活世界中的一切,均在他独特形式语言的锤炼中进入水墨意境,山水瓦屋、花卉果蔬、林木动物、各色人物等,经艺术家之慧眼与妙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杜家"水墨图像学。毫无疑问,杜大恺先生的艺术探索,为古老水墨画的当代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杜大恺 异域行-马来西亚2 65×95cm 2013 水墨
身兼艺术家和教育家双重角色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杜大恺先生自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副主任,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他身兼艺术家和教育家双重角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此次画展的许多作品就出自杜大恺先生与学生的教学实践,或课堂切磋,或户外采风。他自称这里展出的不过是他所交的"课堂作业",此一戏言足见杜大恺先生对艺术及其教育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
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清华大学初期发展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庚子赔款”实施;科举制的废除和教育近代化的发展;20世纪初留学教育的
考上清华大学需要多少分???清华大学根据预先安排的取名额,.再根据报名考生的实际水平按名次入取滴..当然最低也不可能低于重点线..至于实际分数那还要看考试当年的试卷难易程度以及整体考生的考试情况啦,一般是全省的200名以内,北京市除外,分数一般需要670分以上,当年试卷比较简单的话,可以需要700分。我是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我学习快速阅读,我们学校有个速读班,以我个人的经验,告诉你一个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真的很牛吗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真的很牛清华学生很牛逼,出来都是当领导的,要么就任职重要岗位的,就没有哪个是平凡的。清华大学(英语: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THU),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4月26日,是一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高等院校。最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游美学务处”及附
美国普渡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水平怎么样首先比的方向不一样,想一楼说的按照国内和国外来看,普渡大学工科实力比较雄厚,自1878年开始授予工科学位以来,普渡大学保持在授予工科本科学位人数最多的5所大学之列。在2011年本科学院排名中,该校的工程学院按综合实力排全美第8位,与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并列。此外,普渡大学的克兰纳特管理学院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鉴为全美商学院第12位,被《商业周刊》
为什么清华大学要译作tsinghua而不是qinghuaTsinghua是国际通用写法,它的发音刚好同汉语中的拼音“qinghua”,懂英语的外国人都能看懂及读出它的发音。而Qinghua是汉语拼音,会英语的外国人看了就一头“雾水”中文名字译成英文的国际写法是根据“广东话”来的。因为国内大部分懂英语的人并不会讲广东话,所以他们只能拿“拼音”当英文用了。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
清华大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4月26日,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
清华大学博士读几年分很多种,直博、普博和在职博。直博一般5年,普博一般3-4年,在职博不好说,一般和普博一样。拓展资料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学士学位、硕
清华大学博士读几年分很多种,直博、普博和在职博。直博一般5年,普博一般3-4年,在职博不好说,一般和普博一样。拓展资料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学士学位、硕
2023-09-09 12:17:21
2023-08-26 04:17:44
2023-08-25 23:57:01
2023-08-04 07:09:25
2023-07-30 18:34:46
2023-07-30 15: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