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 14:32:42 | 29高考网
一、山东大学强基计划的基础与优势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学校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建校近120年来,山东大学不忘“为国育贤”初心,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先后培养了60余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有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进入前1‰。
百余载栉风沐雨,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四大办学优势:学科综合--9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有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战略新兴专业;文史见长--根植齐鲁、赓续人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英才荟萃--汇聚众多名师大家,造就了大批国家栋梁和社会中坚,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顶天立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学术成果,部分领域成为国际性研究重镇;实施服务山东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山东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安排
1。招生专业和计划
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等七个专业,总招生计划为180名,在全国部分省份投放。
2。报名要求
山东大学强基计划招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且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高中毕业生,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一定分数方可入围。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且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方可入围。
考生最多可报考我校4个专业志愿,并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3。选拔方式
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对高考成绩优异者依据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入围名单;有学科特长者,达到山东大学报名条件中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破格入围。
学校将对入围考生组织校考,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笔试和面试均为100分,体质测试内容为50米跑和立定跳远。学校组织专家对考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审查,作为校考的重要参考。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85%+校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15%。
4。录取规则
对第一类考生,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和所在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按综合成绩由高至低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进行专业分配,专业间无分数级差。若有考生综合成绩相同,首先比较校考成绩,然后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理工类或不分文理考生依次比较高考数学、语文、外语成绩。不能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则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录取到其他专业,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不予录取。
对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并满足第一专业志愿。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
三、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培养特色
1。培养模式
山东大学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专门制定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单独编班,按照“3+1+X”模式进行本硕博衔接式培养,其中“3”是指3年的本科培养阶段,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等;“1”是指1年的本研衔接阶段,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国家安全、国学、古典文献、科技考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家治理、国际问题等)设计对应的衔接课程模块,学生可自主选修其中一个模块;“X”是指研究生培养阶段,学生在选定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相关学科攻读博士学位,基本学制四年,考核合格授予博士学位。
2。动态调整机制
强基计划学生实施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
在第三学年末(本科阶段)进行第一次考核与分流,考核通过者进入第四学年(本研衔接阶段)继续学习;未通过者退出强基计划,转入相应专业的普通班学习,同时从相应专业普通班中选拔相同数量的优秀学生增补进入强基计划。
在第四学年末,根据本科毕业审核情况,对符合本科毕业要求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通过推荐免试形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退出强基计划。
在第五学年末进行第三次考核与分流,考核通过者根据学生意愿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自愿放弃或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按照硕士研究生培养。
3。政策保障
学校对强基计划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在学术交流、公派留学方面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同时为强基计划学生分阶段颁发荣誉证书。
四、山东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简介
1。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7年入选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入选“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配备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等高层次师资为强基计划学生授课或担任学生导师。主要学习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学科基础+专业提高+研究创新”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数学基础厚实的拔尖人才。研究生培养阶段设金融数学、密码数学、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研究方向。
2。物理学
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山东大学最早进入全球ESI前1%排名的学科之一,1994年入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聘请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师资为强基计划学生授课或担任学业导师。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在物理学及相关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生培养阶段设理论物理、磁学、电介质、原子分子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材料学、微电子学等方向。
3。化学
2008年入选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山东大学首个位列ESI排名前1‰的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配备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流师资为强基计划学生授课或担任学业导师,培养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研究解决化学及跨学科相关领域前沿关键问题的化学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生阶段设分子科学、先进材料、精准医药学等方向。
4。生物科学(青岛校区)
2002年获准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获准建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在国内位居前列,微生物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与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农业科学等7个分支学科排名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为强基计划学生配备一流师资,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面向生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生阶段设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与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等方向。
5。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汉语言文学是山东大学校史上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专业之一,1994年入选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将为强基计划学生配备一支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习教授、齐鲁学者、国外专家等组成的国际化高水平导师队伍,致力于培养掌握古文字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学术人才。研究生培养阶段设古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中国史等方向。
6。历史学
2006年以来先后获批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特色学科;2017年,“考古与历史学”入选山东大学“中国古典学术”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019年,考古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将为强基计划学生配备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宣部“马工程”首席专家等组成的高水平导师队伍,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史学基础,有志于服务学科创新及国家战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历史学高端人才。研究生培养阶段设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向。
7。哲学
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将为强基计划学生配备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等组成的高水平导师队伍,致力于培养具有崇德向善品质、中西融汇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跻身一流哲学家队伍的基础和潜质的研究型拔尖人才。研究生培养阶段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政治学、宗教学等方向。
山东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如下:
学科名称 排名层次 学科排名
数学 前2% 4
护理学 前5% 3
中国语言文学 前5% 6
生物学 前5%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 前5% 16
哲学 前10% 9
基础医学 前10% 10
物理学 前10% 11
山东大学特色专业:
材料学:
是合并前原山东工业大学实力最强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995年起学院实行按院招生,一、二年级本科生的课程基本统一,三年级按专业方向分流,进行定向培养。
1998年设立院教务室,统管全院教学工作,并以系为单位开展日常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学院的人才培养原则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
学院正在构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教学的宽口径平台,加强材料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学科的交叉与结合,确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学院培养的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生物学:
早在1901年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前身)创办时,就开设过这方面的课程。在一批优秀的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带领下,山东大学生物学科享誉海内外。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并设有本科实验教学中心。
另建有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育机制与基因调控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学校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学、发育生物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山东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山东农业大学优势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山东农业大学优势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农学、园艺、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植物保护、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果树学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果树学泰山学
山东师范大学特色专业山东师范大学优势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为大家整理的山东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名单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省一流立项建设学科:生物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教育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现代文学史》、《世界近代史》、《细胞工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山东理工大学特色专业山东理工大学优势专业 省级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农业机械化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数学、美术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音乐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齐文化研究(专门史)(山东省文化艺术
山东科技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 山东科技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发布 山东科技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最新发布!山东科技大学口碑怎么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山东科技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山东科技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介01学校概况1.学校全称:山东科技大学2.学校代码:104243.办学层次及类型:本科、研究生教育,公办
山东建筑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山东建筑大学优势专业 山东建筑大学专业排名和山东建筑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山东建筑大学王牌专业名单以及根据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整理出的山东建筑大学专业排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山东建筑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建筑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艺术设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特色专业、优势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王牌专业名单校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2高考信息不断变化,本站提供的高考成绩查询、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高校等招生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特色专业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最好的优势专业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特色专业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最好的优势专业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有哪些重点学科和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整理的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重点学科和专业名单,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以及特色专业等,供大家参考,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以及特色学科专业,供大家参考:1、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重
2023-03-25 22:03:25
2023-04-03 17:57:49
2023-03-27 02:21:40
2023-03-27 07:26:38
2023-03-26 04:30:36
2023-09-19 05: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