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5 08:37:14 | 29高考网
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
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广州)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盘系统及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分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机光电子及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其他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十二五”以来,该校每年从各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委及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获得资助立项的科研项目超千项,合同额超15亿元。
2014年,清华大学文科新开课题69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6项,转为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6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项目2项;教育部年度项目(含一般、专项)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1项。
部分重大项目、重点推广项目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底,全校累计获国家级科技三大奖共50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420项。2015年,学校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81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省部级科技奖61项,其他各类科技专项奖101项。2015年,学校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47项,进行国家科技成果登记项目44项。
重要科研成果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专利技术
2015年学校国内、国外及地区专利继续保持较高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国内申请总数2130项,国外申请总数530项;国内授权总数1810项,国外授权总数390项;国内授权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占总授权总数约45%;国防专利申请总数23项,授权总数3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2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2015年在美国专利授权量名列全球大学第三位。2015年,学校共获得专利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5项,获奖总数继续踞国内高校首位。
论文著作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该校被《工程索引》(EI)收录论文数,自1993年以来,已经连续21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网络版)收录论文,在数量保持稳定的同时,质量有稳步提升;SCI论文被引用篇数及被引用次数继续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该校2005-2014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截至2015年9月共有31623篇,计377292次被引用。2014年,被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总数为4235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论文数4195篇,被《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论文972篇,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为182篇。
2015年该校出版理工农医类学术著作82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196部。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5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491.2万册(件),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57.4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394种;本校博、硕士论文14.3万余篇;缩微资料2.8万种;各类数据库551个;全文电子期刊69737种;电子图书840.3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353.3万篇。 学术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
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均由清华大学主办。
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多家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如Ei、CA、MR、РЖ、INSPEC、Zbl等及国内多家全国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国内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
《世界建筑》
作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的《世界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界了解世界建筑动态的一个窗口,也架设了一座联络世界建筑和中国建筑发展的桥梁,成为一个促进建筑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
《装饰》
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清华法学》
为CSSCI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4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一种新的玩儿法,欢迎光临刘老师的马原课慕课版……”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视频以明快的节奏预告着课程的内容。这是清华大学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一年以来,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曾经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在慕课(MOOC)上,成了师生间的热聊话题,并在1个月内吸引了近1万人参与。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用参与表达了喜爱。
万人听讲29高考网
“马原课本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是我在‘学堂在线’上注明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在通识课的教学中,蕴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这样的效果有可能会更好,‘润物细无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门课的主讲老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震表示。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不光能在清华的平台“学堂在线”上课,还能在“Taiwan Life”(台湾全民学习平台)和“ewant”(育网开放教育平台)上选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大陆地区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也收获了来自台湾的学员。
除此之外,清华还和贵州理工学院展开合作,为该校搭建了子网站,本学期组织了当地50名学生在线学习这门课,并负责培训当地的指导老师,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接受来自清华的课程,这对于该校的学生来说,无疑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记者在官网上看到,课程开课仅一月就收获了9500名学员,并且人数每天都在增加。仅在清华校内,就有1000人将通过慕课获得这门课的必修学分。
生动有趣
在有关课程的介绍中,刘震这样介绍这门课:“妖魔化的马克思主义?神化的马克思主义?本课程将为你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重要的是一个理论体系!”
以鲜活的语言和鼓励讨论的方式,在网络上,这门课吸引了不少学生参与。在课程专门设置的讨论区里,“你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什么是阶级”“什么是真理”等问题,都引来了不少同学参与,任课老师更是发帖求“拍砖”,并直言是“为了下一次更好一点”。
“第一次报名,两小时150个人就报满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刘震直言,下一步希望打破年级限制,让大一学生也能选这门大二的课。“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大学的学习方式,就像一张白纸。用慕课学习的方式让他们去体验自主学习,对他们未来4年学习的帮助会更大。”
课程订制
去年10月,清华大学推出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当时上线了7门课。据悉,截至今年10月份,“学堂在线”已至少上线课程69门,预告课程146门,选课人次超过57万。
在上线1年多之后,如今的“学堂在线”已经有了手机客户端,支持视频下载、离线观看等功能,还有线上讨论区、微信公众号以及线下讨论等。通常,慕课上的课程视频仅有几分钟,配有丰富的动画,甚至还有字幕,这对学生来说,也大大提高了方便性。
在这种机制下,来自全世界的学生都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上课,自主选择讨论、阅读材料等,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了“私人订制”的课堂。
“教育改革提出自主学习,这其实对学生来讲是很高的要求。很长一段时间学校都对教学有很多要求和评估,但却忽视了‘学’这个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刘震认为,通过在线学习“翻转课堂”,自主性掌握在学生手中。 链接: 【看就业选专业】专题清华大学是什么样的。清华挺漂亮的,学院也挺多。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大、圆明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清华园原为皇家园林,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校园总占地面积392.4公顷(校本部306.0公顷,不含附属医院),总建筑面积198.1万平方米;校园绿化率54.8%,
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1、清华大学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2、清华大学最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
清华大学是一本?清华大学属于第一批次招生院校(一本),也是985重点高校。清华大学,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华盛顿大学与清华大学哪个好华盛顿大学更好。一、办学历史差异1、华盛顿大学:始建于1861年,位于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是世界著名的顶尖研究型大学,美国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国际大学气候联盟成员。学校位列2021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8名,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29名,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6名,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85
清华大学的科学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
清华大学的科学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
清华大学的科学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
清华大学的科学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
2023-09-09 12:17:21
2023-08-26 04:17:44
2023-08-04 07:09:25
2023-07-30 18:34:46
2023-07-28 16:49:00
2023-08-25 23: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