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院校 > 正文

清华大学的校训 重塑教育

2023-04-17 17:48:30 | 29高考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3隶属于:教育部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
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我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我曾对人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萃。“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都无不劝诫提倡人们从善。从这个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善”的历史。所谓“善”就是“好”,“善事”就是遵循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所做的“好事”。

最后我以“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与各位兴业同仁共勉,愿我们为荣誉、为国家多做“善事”,积“小善”为“厚德”。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而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则应该成为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

清华大学首届未来教育论坛:面向未来 重塑教育

  2017年度五月27日,由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举办的首届未来教育论坛暨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

  伴随科技迅猛发展及全球复杂任务不断涌现,世界对未来人才和教育的需求均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教育及学习范式的变革时代已然到来。论坛秉承“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综合创新精神,希望凝结多学科多领域智慧,推动全球未来教育的跨界研究与实践创新。首届论坛以“面向未来 重塑教育”为主题,从教育理念、教育设计、脑科学与认知规律、未来高中教育、人才测评创新等多角度展开了对未来教育的深度研讨。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希勤出席并致辞。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清华大学副秘书长聂风华,ATA公司董事长兼CEO马肖凤,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贺永,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郭秀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马少平,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党总支书记刘惠琴、教学委员会主任李曼丽等出席论坛。

  王希勤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非线性、长延续的,未来教育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作为负责任的教育者,我们要时刻思考教育的未来,才能把握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成立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对国家和清华大学教育发展都是益事,希望研究院立足中国、面向未来、面向国际,以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为重点,思考未来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有温度的师生关系研究,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为全人类教育的发展贡献思想。

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后,未来教育论坛正式开始。谢维和院长认为,到2049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刻,中国教育也必将实现伟大复兴,其标志不能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丰富和制度层面的完善,更应该是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自觉和文化的认同。29高考网

  贺永教授指出,如何提升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水平是我国未来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并进一步提出要研发准确客观评价儿童青少年脑认知发育水平的方法,了解并遵循脑认知发育的基本规律并重视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关注发育性障碍和学习困难群体等。

  郭秀艳教授以“面向未来教育的人类认知规律研究”为主题,论述和展示了对人类认知规律的研究如何给未来教育实践带来有益启示。她在演讲中指出:在未来教育中,应重视具体经验和实践卷入对学习的促进价值;个体认知发展和大脑可塑性变化的研究,为态度和价值观的未来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指针;未来教育实践中对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必须结合受教育者所处的发展阶段、脑发育特征和情景特点进行设计。

  马少平教授通过实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听众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过程和基本技术有了很好的了解。

  王殿军校长聚焦“未来教育视阈下的高中教育”,指出学生要“为未知而学”,教师要“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其核心是培养探索未知、创造未知的能力与素养;为未来而教,就是切实引导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选择性发展,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境界。

  最后,ATA公司首席测评官、慕华尚测公司CEO刘颖博士的演讲从人才评价角度回应未来教育变革,认为教育新纪元下的人才评价有三大变革趋势:人才评价需求的多维化和差异化,人才评价走向常态化和个性化,人才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精准化。

  在问答环节,大家围绕东西方教育哲学的差异、在未来教育中师范教育的定位与变革、脑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未来高中教育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

论坛互动问答环节

  本论坛吸引了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等200多人及20余家媒体到现场参会,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

  论坛上正式成立的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将依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建设,综合教育、心理、脑科学、人工智能、测量等多学科理论,立足交叉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持续推进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以服务于未来教育改革之路径探索和范式创新。

  责任编辑:余骏洁

与“清华大学的校训 重塑教育”相关推荐
国立清华大学 重塑教育
国立清华大学 重塑教育

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

2023-04-19 00:51:42
考上清华大学需要多少分 重塑教育
考上清华大学需要多少分 重塑教育

考上清华大学需要多少分???清华大学根据预先安排的取名额,.再根据报名考生的实际水平按名次入取滴..当然最低也不可能低于重点线..至于实际分数那还要看考试当年的试卷难易程度以及整体考生的考试情况啦,一般是全省的200名以内,北京市除外,分数一般需要670分以上,当年试卷比较简单的话,可以需要700分。我是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我学习快速阅读,我们学校有个速读班,以我个人的经验,告诉你一个

2023-04-16 11:33:12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 教育资讯·清华大学首设"年度教学优秀奖"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 教育资讯·清华大学首设"年度教学优秀奖"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是清华校训的来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万物在刚健稳定且永不停息的运转,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就得效仿天体的运行,拥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阳刚秉赋;自强不息,清华人的思想精髓,它也鼓励着成千上万的清华人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清华的祖辈就是靠着这四个字才有了清华的今天;“地势坤,君子

2023-04-23 13:03:18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16 03:21:04
清华大学的校训 :
清华大学的校训 :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21 09:26:11
清华大学的校训 |
清华大学的校训 |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24 00:31:49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学费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学费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23 12:22:09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 清华大学体育名师张冰教授做客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堂讲坛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 清华大学体育名师张冰教授做客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堂讲坛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是清华校训的来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万物在刚健稳定且永不停息的运转,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就得效仿天体的运行,拥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阳刚秉赋;自强不息,清华人的思想精髓,它也鼓励着成千上万的清华人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清华的祖辈就是靠着这四个字才有了清华的今天;“地势坤,君子

2023-04-16 18: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