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院校 > 正文

清华大学的校训 |

2023-04-24 00:31:49 | 29高考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3隶属于:教育部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
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我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我曾对人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萃。“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都无不劝诫提倡人们从善。从这个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善”的历史。所谓“善”就是“好”,“善事”就是遵循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所做的“好事”。

最后我以“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与各位兴业同仁共勉,愿我们为荣誉、为国家多做“善事”,积“小善”为“厚德”。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而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则应该成为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

29高考网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考必读 | 刘铮:欢迎来探微书院,见微知著,探索未知!

既渊且博,强立深基。以书院之精小,观乾坤之博大。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正在报名中!

5月12日,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启动会暨书院院长聘任仪式隆重举行。统筹清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书院正式亮相。李艳梅、王中忱、梁曦东、刘铮、李俊峰五位教授从邱勇校长、陈旭书记手中接过聘书,成为五个书院首任院长。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这三个独具特色的理工衔接书院,在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理论与应用力学等基础学科外,特设了21个工程衔接双学位方向,满足书院学生由理至工的拓展选择,帮助学生修学储能,实现真正的宽口径培养,为同学们的未来擘画更多可能。

选择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你将体验理工的严密优美,摇曳于朗月清风的书院理想之中。探微穷理、自强行健、青春未央,书院虽小,愿以无限精雕细琢,成就育人格局之大。更重要的是,成就每一个优秀的你!

今天,清小华带大家一起听听探微书院院长刘铮教授的解读

探微书院院长-刘铮教授

刘铮,清华大学探微书院院长、化工系教授。

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得化学工程学士(1987)、硕士(1989)和博士学位(1993),其后获UNESCO资助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生命理工学部进修(1993-1994)。1998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晋升为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化工系系主任(1999-2006),曾挂职吉林省白城市市长助理(2007-2009)和新疆大学副校长(2011-2014)。目前主要从事工业酶催化、肠道微生态调控与肿瘤免疫治疗、土壤微生态调控与生物修复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 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培养研究生逾50名,他们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和企业中表现优异,承担重任。

主要学术任职包括教育部化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

在1911年的清华学堂章程中就明确提出了“以培植全才,增进国力为宗旨“的办学目标,100多年来历代清华人躬身践行,涌现出一批批投身民族振兴之伟业的杰出人才。进入新世纪,面临人类发展历史新局面,清华大学积极面向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针对强基计划的根本目标,发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人文底蕴和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主动承担中华民族振兴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其使命是强化学生的人文和科学基础,通过书院教育更好地落实”强基计划”,使学生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堪大任之才”。

在我看来,书院首先是汇聚一批有志于投身民族振兴之伟业的优秀青年学子,其次是汇聚相关学科科研和教学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并致力于文明传承的大师和学者,通过这两类杰出人才的汇聚实现理想火炬的接力和科学知识的传承,大师们将学子带入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在参与和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实践者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者。

回到探微书院。我们的名称来自校歌“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我们致力于传承清华大学“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健全品格之人才”的优良传统,集成发挥化学和生物学理科及相关工科的育人和科研优势,全力培养在化学生物学及相衔接的工程领域具有学术和产业领导力的杰出人才。

由于书院采取的是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所以我们在本科阶段主要帮助同学们夯实化学生物学和相关工科专业的科学基础,研究生阶段立足相关工程衔接方向的学科前沿开展创新研究。与其他书院一样,本科毕业时符合清华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化学系系馆

清华大学自2003年起依托化学系成立“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和生物学坚实基础的创新拔尖人才。清华大学化学系成立于1926年,1952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使化学系的发展一度中断,1985年化学系正式恢复建立并迅速发展,2017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的A+类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在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18(国内第1),2020年美国U.S.News名列全球第7(国内第1)。

化学系现有两院院士7位、外籍院士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位、青年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1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位以及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形成一支高水平、年龄结构及学科布局合理的教师队伍。

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工程衔接方向包含: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这些工程衔接专业在QS、U.S.News等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稳居全球前列,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治学兴业治国英才。此外,学生还可通过强基计划化学生物学专业选择药学方向。

化学生物学是研究物质创制原理和揭示生命和自然奥秘的基础科学,其发展和进步直接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化学工程、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等学科的使命是将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技术和产品,引领化工环保和医疗健康相关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美好生活。

探微书院理工衔接专业的特点是以“化学生物学”为核心基础,打好“化学生物学硬核”基础,赋予相关工科创新人才最持久的发展能力。

探微书院依托于国际一流的化学、化工、环境、医学和药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拥有的国际一流的学术大师,加之相关院系在杰出人才培养方面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能够引导书院学生进入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在共同努力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国之栋梁和业界翘楚。

化学工程专业QS全球排名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始建于1946年,1958年复建,目前设有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工学专业;拥有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现有教授37人,其中两院院士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位。清华大学化工学科在2017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批A类学科,从2012年起在英国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居全球前20,2019年排名12(国内第一)。

环境学院全球环境国际班首批参加清华-耶鲁双硕士项目学生毕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源于1928年设立的市政工程系,1984年成立环境工程系,2011年发展为环境学院。目前设有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拥有“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现有两院院士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等8位。环境工程学科为2017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A+类学科,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居全球第10(国内第一)。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创建于1979年,2001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后进入医学院,目前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工学专业,拥有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位。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计划。

药学院科研实验

清华大学药学学科创建于2006年,2012年成立药学系,2015年成立药学院,目前设有药学专业,拥有“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研究基地。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3位。清华大学药学专业积极探索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在医药研发与应用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药学领军人才。

从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算起,我已经在清华园学习工作近40年。清华育我,今天又赋予我参与清华大学教育发展的机会,这种信任弥足珍贵,我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竭诚与相关书院及院系同仁们团结合作办好书院。

衷心欢迎科学基础扎实,乐于探索未知,有志于用科技服务人类美好生活的考生积极报考探微书院相关专业!来到探微书院,你将获得更厚实的科学工程基础,更高的创新发展平台!

与“清华大学的校训 |”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16 03:21:04
清华大学的校训 :
清华大学的校训 :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21 09:26:11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学费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学费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23 12:22:09
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美院和清华大学的关系
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美院和清华大学的关系

清华大学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

2023-04-23 21:30:55
清华大学的校训 重塑教育
清华大学的校训 重塑教育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17 17:48:30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

清华大学校训的含义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是清华校训的来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万物在刚健稳定且永不停息的运转,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就得效仿天体的运行,拥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阳刚秉赋;自强不息,清华人的思想精髓,它也鼓励着成千上万的清华人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清华的祖辈就是靠着这四个字才有了清华的今天;“地势坤,君子

2023-04-22 21:21:48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新版录取通知书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新版录取通知书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19 07:55:39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多少钱
清华大学的校训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多少钱

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详细解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04-24 0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