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多伦多大学好吗

2024-07-29 12:52:10 | 29高考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多伦多大学好吗相关的问题,今天,29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多伦多大学好吗

多伦多大学好吗

作为名校它的教学资质和报考难度都是成正比的,但是也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得方面,下面分享一个多伦多大学学长的留学经历给你,希望可以帮助你。

以下从个人学习经验、学校情况和UT的环境给大家分享一下,可能不具备普遍代表性,仅供娱乐:

分享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进UT的狗血经历,当年高中在国外读了2年,多伦多的大学一向是宽进严出,所以基本上是大学任选。当时选了3个志愿,排序是Waterloo的CS+Finance(量化交易、程序交易、华尔街IT等方向),
Universty of Toronto的ECE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这个不说了,比doubleE略高一筹,互联网创业主流高端技术人才),还有就是UT的Commerce。全部都拿到offer之后,我选择了奖学金最多的Waterloo,开学办好手续准备上课的时候,学校告诉我说我第一年5节课里有2节课需要暂停,理由是英文一般,没考托福,必须先上半个学期的英语课,当时年轻气盛的就回了一句,你确定吗,我有俩UT的offers,他们可没有任何要求?最后ECE也说太晚不好安排,只能去了UT
Rotman Commerce,看来只有商人好说话。最后证明这个机缘巧合的选择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现在非常满意。

学习体验:

UT读完我的感受是30%的知识,20%的学习环境,和50%的自我探索。所以一个毕业生的能力大部分分取决于个人性格,如果不用分数来衡量,我给自己打个分的话,我应该利用了5%的学习环境学到了25%的知识,并且积极的花了40%的精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去探索,70/100分算是没给全球排名14的母校丢脸了。

a知识方面:

Commerce本科以前划为Art&Science,07年的时候划去商学院Rotman,并且共享了大部分的教授和资源。教授大多都赫赫有名,教材除了课本之外大部分都是案例教学,Case80%是哈佛的,20%是IVEY和Rotman教授自己做的。学习内容方面确实很扎实,除去3,4个必修的ECO经济课程是1年的之外,其他Rotman的RSM课程都是半年的算半分,毕业所需20个全年课程学分意味着需要上20-4ECO-4选修=
12 * 2 =
24个半分的商科课程。当然根据选修情况不同也有10来个,也有像我这种读了24个学分,上了30多个商科课程的人。每一门课都非常的难,UT有意把平均分控制在C左右,所以要拿高分真的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在保证量的情况下还得求质,可想而知有多少个熬夜看书写作业复习的场景。
有回答说社交、分数和睡觉一个都得不到,确实不夸张。周围一批同学混不下转去别的地方了,1000多人入学,到最后只剩3、400人毕业了。

举几个例子大家参考一下学习的内容: CFA1级考试的内容UT
4年所学的东西全部涵盖而且超标很多。后续有去美国、英国同等或更好的学校继续读Master的同学发现很轻松拿高分而其他学校本科进来学生濒临挂科。还有回国去北大读研的,那更小儿科了,UT本科的内容甩整个北大研究生和MBA课程一条街。关键还很扎实,不是那种学了就忘的,比如国内高中数学物理。。。。

此外,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必修选修课程(有点绕,必须选修人文、科学、艺术等各一),能各种拓展兴趣爱好,比如我选修了2节天文学(大型天文望远镜夜观星象),选修了2节CS学的JAVA
和Python(最后作业是独立做个小游戏),觉得也非常有意思,此外有什么心理学哲学、地理、亚洲人文等,通常很多也成为特别好拿分的鸟课。就算是选修的,至今还记得,能灵活运用,彻底增强了个人的知识面。

b学习环境

这里说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气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周围同学的积极消极影响等等。

每个人的性格和学习方式肯定不一样,个人经历肯定大不相同。UT的多元化真的是,中国人非常多,韩国人也特别多,我本人不是学霸,非常贪玩,刚进大学由于没有什么固定的作业,每天出去跟新朋友一块玩儿,临考试或者每年1,2次Assignment才临时抱佛脚,还错过了几次Assignments和考试,差点挂科了。大二处了个学霸对象,每天约会就是去图书馆、咖啡店先看书,再回家做饭,然后散步去图书馆再看书。当然也有大概20%的时间出去玩。感觉生活乐趣还是有的,跟现在工作了的情况差不多一些。大三大四认识了一帮高素质的土豪,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后来的课程基本都是小组案例模式,我永远带着一帮猪一样的队友,提供豪车接送,美食到家等高质量服务,同等的,我不但自己要快速学会所有的内容,教会他们考试能过,还得自己一个人把一个组的作业写完,表现优异有机会获得千元加币红包年终奖。为此我只能结交了几个其他学霸,一同研究讨论。我觉得倒不是金钱利益,确实在国外大家都不容易,共患难的友情提升到了责任心的程度,我的长处是能学好,我就努把力学习,他的长处是能组织一场全是美女的高端Party,提高生活质量,我觉得兄弟门一起过的挺开心,非常合适。有点扯远了,我觉得我的学习环境经历比较特殊也挺有意思,分享了一下。其实大部分的同学都很努力,尤其是大三以后,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里,一群人一起学习,看起来有点像帮派聚会。UT的学习气氛非常好,图书馆、咖啡厅都是爆满的,占座位引发过无数血案。大家都通常自己的学习圈子里会有几个厉害的学霸,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提点,互相提高。少数性格孤僻的除外,Rotman的学霸大部分还是性格比较开朗的,也不是特别宅,永远都是跟大家打成一片的,毕竟是学商科的,情商得高。

说到学习方法,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总结的,我也是在大三大四才领悟出来一套很好的学习方式。之前还写了一篇文章分享给同学该如何学习。由于UT的教授大部分都挺有名的,所以他们只讲2,3小时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跟书走,按照自己的方式。所以课后,必须做大量的阅读,跟TA搞好关系,做大量的练习,各种问问题去理解。因为一个课程大概13节课,一整本书,一堆Cases。总结学习经验的能力其实非常重要,这里就不展开了。

说到朋友的影响,上面也有提到过,我总结下来,出去留学的同学们,最好是性格要开朗,乐于交友,并且有辨别能力,交好的朋友对自己的学习环境影响还是蛮大的,当然如果能处理更复杂的关系,那不需要考虑这些了。UT“鱼龙混杂”确实是如之前几个回答所说,也确实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类伙伴,我之前由于接触了一批爱玩的小伙伴,享受了很多生活乐趣,确忽略了很多学习。也因为后来学习努力了,接触到一批学霸,帮助我提高了很多。

C自我探索

我觉得自我探索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给了一半的分数。下图是我某年的一张课程表:

基本每个学期都是这样,有1,2天空闲时间,然后每天也就2,3小时的课程。总体课余时间非常丰富,该怎么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当然Engineering
Science等课程比较满,内容不一样,暂且不谈。我从学习探索、生活探索等方面分享一下经历:

学习的探索跨度特别大,方方面面,好的老师会引导,差点的老师会逼你自己去思索。因为大部分的商科课程有10%-15%的分数是上课参与回答问题或者对课程的关注程度,最后final
assignment
比如占总成绩的35-50%,里面1/3是基础知识,1/3是应用,1/3是创造力。所以闷头苦学最高能得到70来分C-B,综合能力强才能拿A。综合能力就是自我探索所获得的。很多Assignments都是案例的形式,给一篇哈弗出版的商业案例,问几个问题,甚至不问问题,然后自己写一大篇图文并茂的报告。这种东西里面的课堂基础知识顶多能用1/3剩下的靠自己摸索了,需要自己非常灵活的去收集很多其他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巧妙的应用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很多东西学了背了,其实还得问个为什么,有什么用,完了通过参与一些课外活动,搜索一些社会上的工作案例等等去求证。

举几个例子:有个教授要求学生每天都阅读新闻,然后每次上课一开始都会分享几篇新闻,然后让大家讨论。这玩意儿关注度不够,或者阅读量不够的话,也只能靠瞎扯功夫了。所以要么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么知识面广、要么嘴皮子好,这些技能都是得探索去锻炼的。另外有一门需要读case写报告外加演讲的作业,我们跑出去加油站商场等地方做了一堆调查,回来整理了一堆信息加上一些各类报告,我们的最终结论是跟理论知识推导出来背道而驰的,老师也很淡定说没啥对错,只要是证据证明了观点就行,看证据多强,逻辑性多严密了。

参加学校社团的体验跟国内也差不多,收获很大,不细说了。

生活上的探索:

这个我觉得挺有意思,我业余时间先后做了好几份兼职工作,有BurgerKing,Pizza店,日本寿司店,奶茶店等工作。辛苦是挺辛苦,也能赚挺多钱的,多的时候一个月1千多吧,少的时候几百加币,赚钱事小,锻炼事大。接触到了白人、日本人和台湾同胞经营餐厅的情况,了解了很多他们的文化,也能跟各国伙伴打成一片。这些锻炼总结下来包括商业流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等等。

举个例子吧,面对不讲理的客人或者烦人的老板,总不能一句擦老子不干了然后一走了之。有一次送pizza遇到个不讲理的人故意说点的不是这个,要求退货,要么半价送他。作为小喽喽我确实不知所措,回去又怕被老板骂,好几十刀呢。好说歹说不行,结果灵机一动说这次不好操作,在发票上签个名下次半价,或者要么签个5次八五折的。回去拿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市场营销什么的东西一顿跟老板算账觉得这客人未来还得来5次确实是最佳方案,获得表扬,当晚晚餐比平时多了一坨Cheese。

此外就是一些生活技能的培养,这个我觉得也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照顾自己生活不说了,怎么的也得培养一些技能,比如配个电脑,装个Ikea的家具,或者去Chinatown买个菜回家看菜谱做出来等,都是我经常干的事情,个人感觉还是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尤其是培养喜欢钻研的热情和习惯,不会的东西肯动手去学习尝试,另外就是更加独立了。

总体来讲,从学习生活和个人能力上各个维度都把自己锻炼了一番。

UT的情况介绍:

学校的基本信息就不多说了,维基百科各类留学资讯都有详细介绍,最新USNews排名全球第14,某些细项还是第1第2的。教学设施什么的还算可以,部分确实太旧了。可惜很多自己拍的照片丢在移动硬盘里暂时找不到了无法分享。

说些有意思的经历吧:

学校地理位置真的特别好,西南角就是唐人街的起点,西北角就是韩国城的起点。北边界限就是类似长安街这种路Bloor
St.,经常电影节看到些好莱坞明星从酒店出来啊什么的。好吃的东西真的很多,每次在图书馆挑灯夜读的时候,总是可以去吃点正宗的韩国料理。当然Robarts图书馆门口的餐车也是很不错的,还有SS门口的poutine薯条+Cheese+Gravy,再就是满街的Hotdog了,学累了来一份是特别爽的事情,凌晨以后在图书馆还可以叫唐人街的快餐外卖,Tim
Hortons 24小时的咖啡和甜甜圈,一群人学累了,在图书馆围着吃也是很有气氛。

学校的同学:

个人感觉UT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挺高的,几年下来确实个人修养都渐渐提升了许多。有一次新买了一个手机,正好去SS学生中心办理业务,手机放在填表窗口旁边忘记拿了,回去图书馆看了一小时书才想起来,回去拿还在窗口,当时还有10几人在排队填表。UT的美女也很多,尤其在Commerce,而且普遍比较有气质。还有个奇观就是不管多冷,零下30度也有一片的韩国MM穿着超短露着腿儿,真是赏心悦目。

学校的工作人员:

UT是学院制的,学生都跟自己的学院,每个College都有自己的行政部门,规则制度略有不同。我是New
College的,行政部门的人简直都是活雷锋。已经开学了我才姗姗来迟,给我硬挤进去一些课程,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以至于以后我没事就去找他们帮忙。还有很多钻空子的同学考试没复习好就去开医生证明然后去找他们Defer考试啊之类的,夸张的同学大一的课Defer到大三了才去考试,真是智力都提升了2年很不公平啊。遇到各种麻烦可以约专门的辅导人员一对一咨询,挺贴心的。

UT的教授:

关于UT的教授,很多地方甚至微信公众号都有分享和介绍,不展开说了。当年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好几个商学院的教授都是课本的作者,有些课本是整个北美甚至全世界都在用的,顿时觉得很牛。大部分教授都非常的幽默,很有才,有幸跟他们交流有时候真的觉得是晚辈再跟高手过招一样。当然还有些中国人教授,私交好点还会用中文聊聊他们读博士时候的经历。另外听朋友说ECE的教授还是智能穿戴设备之父,不明觉厉啊。

最后说说加拿大的天气:

基本上从10月开始到3月底4月初路上都永远覆盖着雪,剩下的5678就是夏天,春秋很短暂就4月和9月吧。有一半时间冬天是特别冷的,但是夏天真的非常好,不像温哥华那么多雨,整体很干燥,跟北京差不多。夏天最积极的活动就是去BBQ了,公园里,门口的草地上随处都是烧烤。

作者:胡涛

来源:知乎

多伦多大学好吗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 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简称UNSW),是澳大利亚一所世界顶尖研究型学府。创立于1949年,其主校区位于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
新南威尔士大学为澳大利亚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成员,同时也是三个国际著名的研究型大学联盟组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全球科技大学联盟(GlobalTech)、Universitas 21的成员大学之一。
在众多学科中,UNSW以工科和商科著称,其商学院与工程学院综合实力均为全澳第一。工程学院位居世界第27位,与普林斯顿大学齐名。2014年,UNSW成为澳大利亚拥有最多百万富翁校友的大学,百万富翁校友数量全球排名第33。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市值前200的公司中,其CEO大多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大学。由于UNSW位于南半球第一大城市悉尼,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设立且UNSW与众多企业的紧密合作,新南毕业生拥有众多就业选择机会。因此,UNSW是当地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之一,也是学生最为向往的大学。多年来连续被“亚洲周刊”评为亚太地区前十位的大学。
在澳洲政府推出的MyUniversity官方排名中,UNSW位居澳洲第二。2014年,UNSW的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起薪水平均为澳洲第一。
新南威尔士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简称UNSW),为澳大利亚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所组成的盟校成员,新南威尔士大学现在是三个国际著名的研究型大学联盟组织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全球科技大学联盟(GlobalTech)、Universitas 21的成员大学之一。
UNSW的校训是Scientia Manu et Mente(拉丁文,意思为:Knowledge by Hand and Mind;中文译作:实践思考出真理),反映著学校对科技研究的精进和实践精神。UNSW校徽上有象征牛津大学真理的书,以及剑桥大学的狮子。
根据各项学术评鉴与科学研究排名显示,今天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是澳大利亚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也是澳大利亚理工菁英的所在地。
新南威尔士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个州,当时名为新南威尔士理工大学。1958年大学更名为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主校区(Kensington)占地38公顷,该校区是澳大利亚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并提供450个本科和硕士、博士课程。10个学院分别是: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Australian School of Business,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e College of Fine Arts, Business, Engineering, Law, Medicine, Science。
新南威尔士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的成员,而且是东南亚、欧洲及北美洲最负盛名的“21世纪大学集团”的成员,在澳大利亚只有3所大学为该集团成员,被亚洲周刊评为亚太地区前十位的大学。作为澳大利亚八大五星级名校之一,在新南威尔士州与悉尼大学比肩而立,并以工科及商科见长,大学主校区位于肯辛顿在悉尼地区,占地38公顷,距悉尼市火车站、机场都很近,交通便利。另有3处校区,即艺术学院、圣乔治分校和国防军事学院。前二者也都在悉尼附近,后者在堪培拉。
新南威尔士大学现有9个学院,1个大学院,共75个系。其中大学院是由澳大利亚国防部资助,是在1981年成立的,该处学员都是军校学生,在此学习艺术、科学、工程。这个大学院也称为澳大利亚国防军事学院。
9个学院中,艺术与设计学院是位于帕丁顿的前城市艺术学院并入新南威尔士大学而成的。生命科学学院与科学技术学院皆建立于1997年。
新南威尔士大学其余的学院分别是:商学院,工程学院,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建筑环境学院,法律学院,理学院以及医药学院。
新南威尔士大学非常注重教育与科研的跨国界交流与发展。大学有来自135个国家的近9000多名国际留学生。
此外,还有1800多名留学生分布在大学的预科及语言学习机构。大学拥有1600多名中国学生,其分布在不同的教学与研究领域,占总体学生比例的4%,留学生的17%。
发展历程
二次世界大战向人类社会提出各种挑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政府认识到要面对、解释和改造物质世界,就必须建立一所科技大学。1949年,新南威尔士政府在悉尼技术学院的内城校园开始建设大学,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理工大学,意在仿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的柏林技术学院。初期新南理工大学的重心是科学技术的教育和研究,但课程并不偏颇,设有人文学科和商科教育,以为澳大利亚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新南威尔士大学自建校以来,几经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自身建设,规模一再扩大。
大学于1958年更名为新南威尔士大学,随后又建立了文科学院,1961年建立医学院,1971年成立法学院,到1968年学校已有学生15,000人,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至20世纪80年代,新南威尔士大学已成为澳大利亚一流大学。1981~1992年,迈克尔伯特教授出任副校长,在其带领下新南威尔士大学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在许多领域最具创新精神和多样性的大学之一。
新南威尔士大学以治学风格严谨、教学手段灵活、富于创造性、课程设置紧密联系社会需要而著称,并以其一流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多年来连续被“亚洲周刊”评为亚太地区前十位的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拥有5,000多名教职工以及超过40,000名学生,其中包括超过8,800名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另外还有就读预科班的1,800名国际学生,这些国际学生主要来自于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菲律宾、斐济、斯里兰卡、印度和中东各地,使新南威尔士大学成为一个富有生机和多元化的综合学府。
在过去的50年里新南威尔士大学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学生,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在亚洲和澳洲的政府、商业、工业领域占主导地位。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工程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工程学院,堪称国际水平。
主校区Kensington占地38公顷,位于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以东6公里,紧靠悉尼中央商务区和Maroubra海滨,使学校拥有一个很好的地理位置,坐公共汽车到市中心只需20分钟,而到悉尼的一些著名公园和海滩只需几分钟时间。
除了美术设计和应用美术及教学课程在Paddington校区上课,运动及休闲研究课程在St.George校区上课,其余专业都位于Kensington主校区。
另外,位于堪培拉的澳洲国防军事学院也属于新南威尔士大学,在1986年开办首个学位课程,培训军事和政府人员,同时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新南威尔士大学现有9个学院、70个分校,下设5所研究所、6所教学医院,是澳大利亚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大学共提供450个本科和硕士、博士课程。
9大学院分别是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Built Environment, Art and Design, Business, Engineering, Law, Medicine, Science, 以及位于堪培拉的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
荣誉奖励
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新南威尔士大学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教学和研究基地之一,曾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亚太地区最好的十所大学”。
根据Spear‘s杂志和研究公司WealthInsight出具的一份最新国际联盟榜单,新南威尔士州大学(University of NSW)是澳大利亚所有大学中“最盛产”百万富翁的学校,在世界百万富翁母校中排名第33位。
澳大利亚政府推出MyUniversity排名中,位列第二。商学院的教学质量被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评为第一(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2009教学表现基金-排名Band A1)
MBA全澳排名第一(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全球MBA(全日制)排名)
工程学院世界排名33名(2013QS世界大学工程学院排名)。
1996年澳大利亚大学年度奖:本科教学经验奖
2000年Asia Times 亚太最佳大学名次 :第10名 (99年:第8名)
2000年Asia Times 亚太最佳MBA名次 :第1名 (99年:第2名)
2005年,UNSW在The Times高等教育增刊的全球大学排名为第40位,在亚太区的排名则为第9位。在同一个调查中,UNSW在各个学科中也表现非常出色。例如工程排名为全球第16位。
2008年会计学被美国学术期刊《会计与金融》评为世界第1位。
201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46位
2010年泰晤士报《THE times》排名全球高校52名
2011年泰晤士报《THE times》排名全球高校73名
2011-2012Q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49位
2012年泰晤士报《THE times》排名全球高校85名
2012-2013Q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52位
2014年《US News》排名全球高校94名
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将新南威尔士大学评定为培养出工程领域人才数量最多的大学,在2013年最杰出的100位工程师名单里其毕业生比例占到了23%,为全澳之首。
The Good Universities Guide 2014将UNSW在所有十个学科中评定为五星级,高于任何其它澳大利亚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是一所综合型的教学和研究大学,其光电、量子计算、互动影院、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研究以及金融市场分析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同时也是聚合体化学等学科,光子学、电信等高新产业学科的科研发展基地。
作为澳大利亚研究型大学的先驱,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实力雄厚,研究范围涵盖所有的领域,如生物和医学、信息技术和材料工程、经济学、社会科学等。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金融市场分析、工程、建筑及景观等方面的造诣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也享有盛名。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学者很多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学术研究环境。

多伦多大学好吗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研究生哪些大学

行业认可度较高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长沙理工大学

学校简介:

  1.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
    29高考网

    学校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学校南迁长沙,与北大、南开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2.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华电(NCEPU),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组成的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邯郸,1970年学校由邯郸迁到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华北电力大学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形成了一校两地(北京、保定)三个校区的办学格局,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学校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图书总数239.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82亿元;设有10个教学学院,有本科专业59个;有教职工2961人,全日制本科生21852人,全日制硕士生6828人、博士生1110人,外国留学生370人。

  3.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双一流”战略的36所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之一。是中国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111计划”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

    截至2017年4月,学校设有兴庆、雁塔和曲江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98.94万平方米,各类建筑总面积203.85万平方米;有26个学院(部)、9个本科生书院。有85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日制在校生33604人,其中研究生16505人

  4. 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双一流、”“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学校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学校;2005年,学校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6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共有28个学院/直属系,2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12个直属单位;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195人、研究生(国内)30270人,学位留学生2401人;有专任教师2835名,其中教授89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6名(含双聘);有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6个。

  5.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百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竺可桢老校长因其历史贡献,成为了浙大校史中最伟大的人,并为浙大确立了“求是”校训和文言文《浙江大学校歌》。

    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著名顶级学府之一,是中国“学科最齐全”、“学生创业率最高”的大学,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7个校区,占地面积约6398.52亩,校舍建筑面积约257.6万㎡,图书馆藏书693.5万册。学校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全日制在校学生4876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92人,博士研究生9537人;留学生6237人,其中学位生3498人。

  6.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沿用至今。

    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国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截至2015年末,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5万平方米;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5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万平方米建设,于2015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67人,其中本科生16285人,硕士研究生10377人,博士研究生3405人。拥有61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将天津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2017年11月,天津大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H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享有“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

    学校始建于1920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其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1938年1月1日起,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1950年6月,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的新阶段;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据2016年9月哈工大官网信息显示,哈工大拥有校本部、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筹),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其中校本部校园面积347.49公顷,建筑面积203.86万平方米 ;专任教师总数为3695人,其中正高职1122人,占教师总数的30.4%,副高职1534人,占教师总数的41.5%,专任教师博士化率为75.7%;下辖20个学院,开办87个本科专业。

  8.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东电(NEEPU),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6年加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年发起加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截至2016年1月,学校共有15个教学院系,43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402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9000人

  9.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据学校官网显示,截止2015年6月30日,学校设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临港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其中,杨浦校区位于上海市区东部长阳路,毗邻杨浦大桥,现为电力特色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电力系统中高级培训、电力科技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孵化基地;浦东校区位于浦东新区学海路,现为本科、研究生教育基地和中外合作教育基地。

    截至2017年5月,学校设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共13个院部。学校拥有工、管、理、经、文5个学科门类,共有全日制本科专业3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市高校一流学科1个。学校在2006年获得硕士点授权,已在18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独立招收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8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0.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4%;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11000余人。

  10.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长沙理工(CSUST),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大学,为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南省2011计划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绿色交通联盟”六所高校之一、教育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电力企业、电力行业“特高压奖学基金”院校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学校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

    学校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原国家电力工业部)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17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2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5.6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4亿元,全校藏书总量331.19万册。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0人。有专任教师1931人,其中教授283人,副教授6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3人。

以上就是29高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29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29高考网:www.38082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多伦多大学好吗”相关推荐
加拿大多伦多省有什么好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省有什么好大学

加拿大的college排名加拿大的college排名前三名是:女王大学、UBC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1、女王大学。女王大学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是加拿大顶尖学府之一,素为加拿大传统四大校之一(TheOldFour),另外三所则为麦基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以及多伦多大学(Universi

2024-05-04 19:01:22
加拿大伦敦国际学院怎么样 加拿大伦敦国际学院好么?去哪上高中,好考吗?
加拿大伦敦国际学院怎么样 加拿大伦敦国际学院好么?去哪上高中,好考吗?

加拿大伦敦国际学院好么?去哪上高中,好考吗?教学理念挺好的注重学生个人能力,有钱的话可以去!雅思得过关,准备好100万(高中到大学毕业的所有费用)。先去上一年预科班吧!我个人不赞成出国上高中。对于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来讲,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出国留学的条件,应从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是否具备国外高等院校的入学资格及如何解决出国留学所需经费等几方面考虑。1.国家对出国留学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出国留学

2023-08-31 12:51:36
加拿大多伦多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加拿大多伦多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多伦多地区主要的加拿大大学有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瑞尔森大学、布鲁克大学和劳里埃大学。多伦多(Toronto),加拿大最大城市、安大略省的省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亦超越芝加哥成为北美洲第四大城市。多伦多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或者学院多伦多有三所研究型大学: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

2024-07-01 04:47:44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怎么样 伦敦玛丽女王算名校吗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怎么样 伦敦玛丽女王算名校吗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生活怎样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生活非常不错。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在寸土寸金的英格兰中心—伦敦,背靠着泰晤士运河,历史悠久、学术顶尖且极尽贵族气息。主校区距离伦敦的2个金融中心车程都在15分钟内,乘坐地铁仅需要10分钟,交通极其便利,学子可以享受到伦敦中心地带所提供的便利以及各种实习机遇。这所大学不仅坐拥英伦风格的古典建筑、以英国玛丽王后的名字命名,还是罗素大学集团成员

2023-09-01 19:00:59
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国家认可吗
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国家认可吗

加拿大大学排名加拿大综合类大学前十名1.西蒙菲莎大学SimonFraserUniversity2.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ofWaterloo3.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ofVictoria4.卡尔顿大学CarletonUniversity5.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ofGeulph6.新布伦瑞克大学UniversityofNewBrunswick

2024-06-10 09:48:02
多伦多大学在加拿大哪个省
多伦多大学在加拿大哪个省

多伦多大学在加拿大哪个省多伦多大学在加拿大在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省会多伦多,是一所公立联邦制研究型大学,美国大学协会成员。多伦多大学始建于1827年的“国王学院”(King'sCollege),是英国殖民时代在加拿大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多伦多大学有三个校区:圣乔治校区(UTSG),士嘉堡校区(UTSC),以及密西沙加校区(UTM),共由11个学院组成。

2024-04-23 18:54:37
呼伦贝尔学院是985 211吗 呼伦贝尔学院位置在哪
呼伦贝尔学院是985 211吗 呼伦贝尔学院位置在哪

呼伦贝尔学院是985还是211一、呼伦贝尔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根据教育部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呼伦贝尔学院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是一所综合类的公立本科大学,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它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二、呼伦贝尔学院厉害吗?排名全国第几位?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所值得去读的大学,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如下表。全国排

2023-07-12 21:23:25
多伦多大学是哪个国家的
多伦多大学是哪个国家的

多伦多大学是哪个国家的1.多伦多大学简介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是加拿大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创立于1827年,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学校地处加拿大东南部的安大略省多伦多市,占地147公顷,拥有40余万名校友和9万多名学生,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2.多伦多大学的院系设置多伦多大学的学科门类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商科、自然科学等

2024-04-07 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