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院校 > 正文

长安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情况

2024-10-15 15:10:47 | 29高考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61010710隶属于:教育部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长安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情况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情况

长安大学就业状况

长安大学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概况

1.学校办学特色十分明显,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2.就业地区广泛,以东南沿海地区省(市)居多,不仅遍及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建筑系统,还延伸到市政、铁道、港航、民航等系统,以从事科研、设计、工程、管理、教学等工作为主。

长安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情况

3.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每年可推荐本科毕业生总数5%的优秀学生免试攻读校内外相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二)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2006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64%,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6.48%。 29高考网

2.按就业地区流向分析:毕业生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就业的有2515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3.72%;到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114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7.98%,其中到陕西省就业的有788人(其中到西安市就业的有695人),占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69.06%;到冀、晋、豫、鄂、湘、赣等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427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4.21%;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有830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7.63%。

3.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毕业生到国有企业的有129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2.98%;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有66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2.00%,到科研设计单位的毕业生有28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9.35%;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有300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9.99%;到高等学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毕业生有106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53%;到部队的毕业生有1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37%;自主创业有5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17%;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有349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1.62%。

(三)200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2007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08%,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5.25%。

2.按就业地区流向分析:毕业生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就业的有2907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1?81%;到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1318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7.09%,其中到陕西省就业的有876人(其中到西安市就业的有575人),占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66.46%;到冀、晋、豫、鄂、湘、赣等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587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6.52%;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有94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6.48%。

3.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毕业生到国有企业的有151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2.52%;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有1306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6.81%;到科研设计单位的毕业生有219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6.16%;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有252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7.09%;到高等学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毕业生有58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63%;到部队的毕业生有4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11%;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有201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5.66%;自主创业2人,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06%。

长安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情况

长安大学师资力量

长安大学师资力量

长安大学汇聚了一批以院士、长江学者为代表的学术精英和优秀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440余人,其中,院士2人,兼聘院士5人,长江学者3人,教授300人,副教授700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硕士生导师500余人;有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位,入选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各类人才计划的教师70余人。

以上就是29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29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29高考网:www.38082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长安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情况”相关推荐
安徽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安徽大学师资情况
安徽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安徽大学师资情况

安徽大学就业状况安徽大学就业状况近三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年年保持在90%以上;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保持在20%以上;1996年以来,英语专业四级统考通过率保持在93%以上,非英语专业四级统考历届累计通过率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列;安徽大学师资力量安徽大学师资力量1.教职工总数2497人其中正高职称252人副高职称553人2.专任教师1516人其中正高职称245人

2024-10-15 08:24:24
西安交通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就业状况西安交通大学就业状况扎实的学业功底、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交大的毕业生在国内外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多年来一直雄踞位居全国高校前茅,研究生毕业一次就业率保持100%。在整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我校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好优待。附:迁校50载培养的著名校友(部分)两

2024-10-14 21:43: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情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情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状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状况近年来,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和98%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力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力量学校汇聚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10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69人,

2024-10-15 12:44:01
南开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南开大学师资情况
南开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南开大学师资情况

南开大学就业状况南开大学就业状况南开大学近年来的就业情况良好,以2009年为例,本科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5.79%,其中56.33%的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34.60%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研究生,3.76%的毕业生出国留学。南开大学师资力量南开大学师资力量南开大学拥有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学术精湛、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619人,教授723人;有中国科学院

2024-10-14 16:34:37
重庆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重庆大学师资情况
重庆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重庆大学师资情况

重庆大学就业状况重庆大学就业状况完整的服务体系和全面的指导高校的就业工作,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拓展重点就业市场、提升就业工作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在稳定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实行“一把手工程”,由学校和学院两级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全员参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学院广

2024-10-14 21:14:37
湖南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湖南大学师资情况
湖南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湖南大学师资情况

湖南大学就业状况湖南大学就业状况多措并举深化服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双高湖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以“着眼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全面指导”为思路,以服务服从国家战略为宗旨,以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目标,以积极开拓就业领域为抓手,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突破,以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基础,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近年来,湖南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左右,连续七年位居在湘

2024-10-14 20:32:10
中山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中山大学师资情况
中山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中山大学师资情况

中山大学就业状况中山大学就业状况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高度稳定状态,2008-2010年本科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稳中有升。到国家机关、全球五百强企业、三甲医院等重点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每年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30%以上,2010年更达到33.04%。充分的就业信息资源近年来,根据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

2024-10-14 20:47:48
苏州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苏州大学师资情况
苏州大学未来就业怎么样 苏州大学师资情况

苏州大学就业状况苏州大学就业状况我校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城东有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城西有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所辖的五个县级市又是外资企业投资十分集中的地区,超过五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和7100家台资企业落户苏州,这些企业大量吸纳了我校优秀毕业生。苏州地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创)业机会。据统计,2007年新增就业岗位就达32

2024-10-15 06: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