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16:12:46 | 29高考网
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具有“绿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校本部占地面积71万多平方米。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以前,学校在战乱中七次迁徙校址,三次变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政府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
校本部共设有16个学院、2个教学部,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东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西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体育部、思政部。
2008年,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2011年,作为国家正式实施医学专业认证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国第三所大学接受并通过了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专项现场评估、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专项评估工作专家组的专项评估、口腔医学本科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委员会专家的认证工作。
师资队伍素质高,学生规模范围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29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1225人,博士学位教师428人,正高职称437名,副高职称508名,高级职称教师占61%,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7.4%,国家“”短期项目创新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3名,“八桂学者”4名、广西“特聘教授5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5名,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100名,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729人,其中本科生8548人,硕士研究生3013人,博士研究生270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7人,留学生(含汉语进修生)861人,专科生(高职)5010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19个国家。197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留学生来源国已达54个。
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丰富。学校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医学教育培养体系,是广西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等6大学科门类,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5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戴尅戎院士工作站、樊代明院士工作站、于金明院士工作站等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广西医疗重点建设学科1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7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1个,南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西教育厅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3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区域高发恶性肿瘤生物靶向诊治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3个,广西人才小高地5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含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14个等。
学校共拥有19个本科专业,8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病理检验学方向)、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临床药学、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医学检验技术、英语、英语(医学英语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工作、生物技术、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1441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课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等。
学校共设有20个高职专科专业(方向),分别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药学、药学(3+2)、药学(药品经营方向3+2)、护理、护理(英语方向)、护理(3+2)、护理(社区护理3+2)、护理(英语专门化3+2)、计算机信息管理、心理咨询、医学营养、医学生物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英语、体育保健、中西医结合专业(高升专)。
坚持服务社会,科技成果显著。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如在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地中海贫血防治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优势。“十一五”以来,获省部级以上课题156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项(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1项,获得项目和资金居于广西高校前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特别贡献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51项,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54件,发表SCI论文1884篇。主办有《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广西医科大学学报》3种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以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教学科研设施优质,实践基地覆盖广西。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学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3000平方米,配备300多件高端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录播监控回放系统。教学用计算机5495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21068个。图书馆馆藏书刊142.57万册,电子图书22000GB,数字资源38000GB。校园信息网络功能优良,“千兆(1Gbps)为主干,百兆到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81个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5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即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均为“三级甲等”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引领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面向国际教育,合作交流活跃。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4000多人次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泰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院、医疗或研究机构、学术机构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6000多人次。
迄今,学校先后获得广西高校多个第一,已培养了6万余名各层次医学人才,他们已成为引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十一五”以来,学校本科生每年总体就业率均达90%以上,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并获得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分区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和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特等奖。
目前,在新的历史时期,全校师生员工秉承“造就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的优良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校训,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3+3+5”发展战略(即重点做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改革凝练特色3项工作,重点打造地中海贫血、肝癌、鼻咽癌防治3大研究中心,重点建设5所直属附属综合医院或院区),并推进学校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变,由以医为主优势向文工理管法等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地方医科大学”而奋斗!
29高考网
29高考网(https://www.38082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宁哪个护理学校好的相关内容。
南宁护理教育机构多样,选择时需综合考量。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校区护理学院作为一所医学院校,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内设专业实验室、护理诊室与模拟病房,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南宁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作为南宁专业性强的中等职业学校,拥有资质专业教师与现代化教学设备,开设护理基础、专业护理、康复医学与社会医疗等多类专业。广西民族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以本科教育为主,护理专业排名领先,教学质量优质。学院与医疗机构合作紧密,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机会。选择护理学校时,需综合考量师资、设施、历史成绩,以及与自身专业需求与能力相匹配。 以上就是29高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29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29高考网:www.380829.com2024年单招新政策河北预计2024年河北单招新政策如下:1、取消折分。普高生不再使用学考成绩折分,而是根据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录取。命题方式:文化素质考试采用全省统一命题,而职业技能考试仍然由各牵头院校分别命题。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2、计划分开。招生计划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面向中职毕业生分开编制,更加注重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除了护理外哪个专业好找工作?可以专生本吗?今年297分可以上吗?相比较而言护理是比较好找的,今年分数线不知道是多少,去年是818(包括附加分:A+加88分.A加81分。B+加81分。B加8分)你这分数可试试:【苏州卫校(888),盐城卫校(去年888)进去的可能性很低,就算进去了也进不...大专院校护理专业上海中医药大学呀!不过好像只能上中外合作的那个护理。(去年分数线是
中等生选物生地怎样?1、第一梯队:“物、生、地”直接相关的理工专业高校中大量与物理相关的热门工科专业是“物生地”的主要报考对象,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除此之外,与地理相关的专业也基本都可以报考。但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生物相关学科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因此像大部分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就并不适合选考“物生地”
理科可以报哪些专业理科生什么专业最赚钱相比于就业面狭窄的文科生来说,理科生对于自己的专业有更多的选择,下面黑边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科可以报哪些专业理科生什么专业最赚钱》,仅供参考。网站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站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
2023年职教高考时间2023年职教高考时间:专业技能考试日期为3月4日至3月19日职教高考,也叫职业教育高考,是相对于普通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指职业教育的专门性高考,教育部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之成为高职考试招生主渠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教高考”不是高职院校招生时采取的技能型高考,而是在技能型高考基础上的进一步
理科生可以报哪些专业什么专业前景好 理科生可以报考哪些专业,哪些专业市场前景好?我整理了一下相关资料,大家看看吧!理科生可以报考什么专业?与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在大学可以报考的专业在总量上要多得多,类别也更大,而且多为技术类专业。很多学校会开设一些热门专业,招生人数也多,学生找工作非常容易。对于理科生来说,基本不存在“没得选”的尴尬,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好专业。这里先说一
会计专业研究生1、本科会计考研可以考虑报考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审计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因为有基础。还可以考虑报考相关专硕如0251金融、0252应用统计、0253税务、0254国际商务、0255保险、0256资产评估、0257审计、1253会计等硕士。当然,也可以跨专业报考。2、选择报考专业主要看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备考的难度。3、自己去招生单位官网看看专业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单招吗?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是指该校在普通高考之外,自行组织的一种招生方式。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主要面向已报名参加辽宁省普通高考或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的考生。根据该校2022年单独招生简章,单招考试的科目和形式如下:高中毕业生:笔试(文化课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满分150分)、数学(满分150分)、英语(满分100分
2023-08-27 05:41:08
2023-08-24 03:56:33
2024-02-09 04:58:44
2024-01-17 20:00:38
2024-01-10 20:02:53
2023-09-09 0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