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川大强基计划专业哪些好

2024-11-28 03:33:11 | 29高考网

今天29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川大强基计划专业哪些好,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川大强基计划专业哪些好

川大强基计划专业哪些好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医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备受关注。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著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

基础医学专业则强调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深厚医学知识和科研能力的人才。物理学专业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科研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则致力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研究能力,为学生未来在文学创作、文化研究等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川大作为首批教育部强基计划实施高校,其各类基础学科积淀深厚,学术研究水平优良。学校为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提供本硕博衔接培养的机会,旨在培养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川大在数学、医学、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实力超群,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高,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前来深造。

总体而言,川大强基计划的专业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全面的发展平台,帮助学生在未来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川大强基计划专业哪些好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和报名条件有哪些?

强基计划是指2020年01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该计划从2020年起实施,起步阶段将遴选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

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各方面因素,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及规模。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29高考网

扩展资料:

起步阶段,教育部遴选了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各方面因素,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及规模。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强基计划”2020年起试点实施

人民网-2020年起不再组织高校自主招生 试点启动“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报名要求?

29高考网(https://www.38082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报名要求?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报名一般要求考生高考成绩优秀,高考总成绩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及以上;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或者高中阶段在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中获得全国决赛获得奖项的考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些院校的强基计划招生。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来从事专业相关领域工作;高度认同我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要求
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均可报名。
招生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
2.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
达不到一本分数线的考生,强基计划还是别报了,报了没有多大的意义,徒增加考生烦恼,影响情绪。如果比一本分数线高那么一些的相距36所双一流高校录取分数线差较远的还是要慎重一些,不然花了心思报了名后面初步审核没过,高考考的也不好,对考生心理影响还是有的。因此要慎重。

以上就是29高考网整理的川大强基计划专业哪些好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29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29高考网:www.38082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川大强基计划专业哪些好”相关推荐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如下:强基计划专业主要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专业招生。1、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2、强基计划是教育

2024-03-26 02:02:41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强基计划涵盖的专业领域广泛,旨在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的拔尖人才。具体专业包括:1.数学专业:专注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在科技、经济、国防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数学支持。2.物理专业: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规律,为高新技术发展奠定基础。3.化学专业: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对医药、材料、环保等领域至关重要

2024-10-14 23:38:45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最好的专业强基计划最好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生物科学(包括生物技术)等专业。物理学专业应用非常广泛,工程力学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物理学如果你往工程力学偏重的话可以进入土木、建筑工程、机械工程这些领域。值得推荐的强基计划专业1.物理类专业物理类强基计划专业主要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两个专业,培养方向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先进制造、新材

2024-10-30 12:19:13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各专业等级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各专业等级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2021入围分数线根据川大发布的招生简章,今年可以申请强基计划的考生依然为两类:一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对于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川大在高考改革省份提高了入围分数,2021年要求为高考成绩(高考总分须高于生源省份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30分(含),今年则将这一分数提高到40分(含)。由院士、杰出教授等一流师资组成的导

2024-07-16 10:02:45
强基计划应该报哪些学校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应该报哪些学校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4-21 22:49:08
强基计划哪个学校最好考 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哪个学校最好考 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强基计划36所大学排名如下: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清华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北京理工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7、北京师范大学8、中央民族大学9、南开大学10、天津大学11、大连理工大学12、吉林大学13、哈尔滨工业大学14、复旦大学15、同济大学16、上海

2024-04-07 17:21:32
哈工大强基计划哪个专业好
哈工大强基计划哪个专业好

哈工大强基计划的入围名单哈工大强基计划入围名单如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4-11-05 04:33:13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非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

2024-04-08 03:19:42